后宫的收支一部分来源于周天子的个人小金库,还有一部分则是国库分拨。

如果遇到年头顺遂,国库进项有盈余,那内务局的进账也会丰裕。

倘若遇到灾年,国库亏损,那大家的日子不言而喻。

不止周天子的后宫跟国库业绩挂钩,满朝文武的俸禄也跟业绩挂钩。

这些业绩由地方税收,人丁增添,以及治安等组成。

现在太医院那边对诊治后宫侍婢倒没什么异议,就如同温颜所说那样,把资历浅需要磨练的新人派诊就行。

一般的头疼脑热他们应能处理得下。

不过大病就难搞了,一来药草昂贵,二来烧钱。

内务局这边则叫苦不迭。

宦官姜总管亲自给周天子算了一笔账,以证取药会多出数万两钱银的开支。

呈上来的预算看得周天子蛋疼。

若说掖庭那边还好,至少那些罪奴常年劳作,有在创造进项利益。

六宫这边就全靠他自己养了。

不过金口玉言,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。

周天子经过好一番琢磨,决定在乾州漕运上动脑筋。

前些年他年轻气盛,恨贪官入骨,杀过不少人。

后来才意识到杀不完,根本就杀不完。

只要有牟利机会,地方的贪官总会偷偷冒出头来。

渐渐的,他开始悟明白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。

这天底下,哪能找出真正两袖清风的官来?

故而不再为难自己,小贪无妨,大贪必杀。

现在他缺钱银填补后宫奴仆以证取药的窟窿,那就抄几个官的家财好了。

因为只有抄家来钱最快。

翌日天还没见亮周天子就晨起练拳,黄内侍捧着汗巾在一旁伺候。

周瑾行着宽松的浅灰交领薄衫,一套拳法打下来神清气爽,出了不少汗。

黄内侍适时递上汗巾,他随手接过,似想起了什么,说道:“你同内务局姜孝安打声招呼,宫里头愿意回原籍的宫婢内侍皆可上报。”

黄内侍:“陛下的意思是打算放他们出宫?”

周瑾行把用过的汗巾砸进他手里,边走边道:“该放一批人回原籍了。”

言外之意

章节目录